摘要:年末,年新当所有人在为GDP能否完成年内目标操碎了心的低通时候,同是缩成松无宏观经济中最重要一环的CPI却毫无压力地完成了年内目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年末,主风之忧当所有人在为GDP能否完成年内目标操碎了心的险货时候,同是币宽宏观经济中最重要一环的CPI却毫无压力地完成了年内目标。 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后顾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1.4%,年新连续第三个月在2%下方运行,低通并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PPI同比下降2.7%,缩成松无连续第33个月下跌。主风之忧 “这两个数据都低于我们和市场的险货预测。毫无疑问,币宽通缩已经成为了物价的后顾主要风险。造成这一切的年新,是实体经济的弱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仅如次,由于国内成品油价的持续下调及房地产相关价格的调整,未来CPI同比涨幅继续下行的压力仍存。 事实上,四季度以来,CPI同比涨幅都保持在2%以下,表明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需求端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虽然近期央行调降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其政策重心在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短期内货币供给并不会出现明显上升,物价也不具备流动性推升的压力,“今后或有2-3次降准的可能,每次会下调0.5个百分点。”猪不再飞了 数据显示,11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来看,11月CPI下降0.2%,PPI下降0.5%。另外,新涨价因素有所减少,致使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新涨价因素的减少,主要是受天气、季节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分项来看,1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鲜菜价格下降1.6%、猪肉价格下降1.3%,分别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和0.0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0.7%、0.7%和0.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数据称,从天气因素看,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3.9℃,较常年同期偏高1.0℃。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南方露地蔬菜的生长和香蕉、柑橘等水果的采收,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但地区间鲜菜价格变动差异较大,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鲜菜价格环比以涨为主,而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鲜菜价格环比则以降为主。 从季节因素看,11月份部分地区进入旅游淡季,飞机票、景点门票、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而从国际因素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11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6%和5.9%。 此前,市场分析人士曾预计,中国的CPI和PPI变动表现在11月将与10月持平,而当前通胀数据意外进一步走低的状况则进一步凸显了经济背景的弱势。 从公布的分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数据看,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6个行业产品价格上涨,6个行业持平,18个行业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成品油、化学原料和制品,合计影响0.4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80%。 “11月价格数据不改通缩特征,在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形成之前,产能过剩对于PPI 的约束将会持续;同时,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下行趋势中,11月CRB指数同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输入性通缩也正持续。CPI 将继续弱势。”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称。 连平预测,今年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低于2%,全年CPI涨幅在2%左右。这远远低于年初3.5%的调控目标。降准更近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经济低通胀格局已经确立,通缩压力已经远远超过通胀压力。 在大宗商品承压之下,11月进口增速呈现负增长。中金公司认为,从贸易数据来看,全球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确立,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中国输入通缩压力加压。 社科院发布报告预测,今年CPI涨幅为2%,明年涨幅为1.9%,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需防止去产能力度过大导致PPI负增长传导至消费物价负增长形成通缩。 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表示,中国通缩的风险上升,而本轮通缩风险的根源是过去一段时期内需增长受到抑制和货币政策偏紧累积的作用,需要更多采用货币和其他总量性扩张措施主动治理。要遏制当前的通缩隐忧,货币政策加大放松力度才是根本。 “通缩压力的上升也给货币放松留出了更大空间。不过,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放松最应该、也最有可能以加大信贷投放的方式进行,因为过去几个月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传导至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出现明显背离。而在11月21日降息之后,股票市场的泡沫化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接下来,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放松实体经济的融资瓶颈。在表外融资持续受到监管挤压的背景下,只能通过加大表内信贷投放来完成。”徐高表示。 不过,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实施降准。 “四季度CPI同比涨幅都保持在2%以下,表明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需求端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连平表示。 “过去3年实际利率保持在4%-5%的高位,而通胀回落将进一步推高实际利率。这将进一步打压投资需求、加剧企业和居民债务负担、拖累经济增速。鉴于此,我们认为央行有必要进一步降息,以避免通缩。”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尽管未来稳增长政策会加码、美国经济稳步复苏也将支撑外需,但房地产下滑仍将拖累明年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8%,2016年放缓至6.5%。 汪涛认为:“未来几年内,这种低物价以及通缩的趋势还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