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市场份额争抢白热化 香港人民币产品井喷

摘要:市场份额争抢白热化 香港人民币产品井喷

  在对“小QFII”和港交所交易人民币产品年底有望成行的市场憧憬下,香港金融机构争抢客户及人民币市场份额,份额几近白热化。争抢业界认为,白热今年内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将出现“井喷”。化香

  券商薄利拓人民币业务

  昨日交银国际宣布推出人民币买卖港股业务。港人交银国际副执行总裁程传阁在记者会上介绍,民币人民币买卖港股的产品投资门槛为10万元人民币,客户在交银国际开立人民币保证金账户后,井喷存入人民币作为抵押资产,市场获得等值港币用于投资港股。份额

  程传阁称,争抢存入人民币购买港股,白热可免去兑换成本,化香并可共享人民币及港股的港人升值潜力,同时可盘活人民币买卖港股。他表示,即使客户不投资股票,也能收取人民币活期存款利息0.5%,而首次买卖港股的融资利率为1.8%。

  他表示,昨日甫一推出服务,客户即积极查询,但暂时难估计业务规模。

  事实上,早在交银国际高调推出人民币买卖港股业务前,刚在港上市的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已于上月推出类似服务,客户如在港持有人民币,可将资金存入其在中银香港02388.HK开设的人民币账户,以进行港股买卖。

  国泰君安国际执行董事李光杰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访问时表示,上述安排确实增加了证券业务交易量,公司已经与中银香港、汇丰、渣打达成类似合作,供客户存入人民币通过国泰君安国际买卖港股。

  中信银行国际高级副总裁、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及策略师廖群告诉本报记者,交银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期待以人民币计价的港交所交易产品,包括以人民币发行IPO和以人民币计价的ETF等。他表示,机构争抢人民币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即使没有盈利也在开展相关业务。

  只欠“小QFII”东风

  实际上,自今年7月份《人民币清算协议》修订后,各金融机构即大显神通,吸人民币存款、推人民币产品,市场反应均相当踊跃。以汇丰银行8月8日推出的人民币存款证为例,汇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管麦倩华宣称,在1个小时内即全部卖清,而上个月推出的首批人民币挂钩外汇存款,也在8小时内获得足额认购。

  而于今日由海通香港发行的首只人民币债券基金——“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在港公开认购,预计也将出现火爆现象。海通香港行政总裁林涌向记者表示,感受到投资者对于人民币产品的期待,“首只人民币基金设定上限50亿元人民币,如超额认购,将平等对待投资者。”

  廖群向记者表示,海通香港先行一步,推出新的人民币基金产品,加快了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发展。而认购首只人民币债券基金的投资者,主要还是憧憬“小QFII”的成行。

  在“小QFII”获批前,首只人民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境外债券市场。据廖群介绍,从2007年7月至今,共有13个发债体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及财政部,共发行人民币债券融资38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介于2%~3%。他预计,人民币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也将介于此区间。

  廖群指出,该基金通过预留机制,可在“小QFII”获批后投资内地债券市场,并可能进一步投资A股市场,可吸引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海通资管董事总经理李柏宏曾表示,现在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总量为18万亿元,平均回报率为3.4%。

  廖群称,无论是“小QFII”还是港交所交易的人民币计价产品,今年内都可能放开。“到时人民币产品市场就会出现井喷。”他说。

  海通香港成功引得人民币基金头啖汤,对中资机构来说无疑是支“强心针”。程传阁表示,交银国际在积极研究包括固定收益类的2只产品,并将于第三季度末推出首只以港币定价的公募基金。李光杰则坦承,国泰君安国际也在积极设计人民币基金产品,预计将于“小QFII”出台时推出。

  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近日透露,13家具有内地背景的券商、6家获发牌照的内地基金经理,都就发行人民币基金与香港证监会进行过讨论。

  而恒生银行也表示,已经向香港证监会提出申请,将旗下“恒生中国内地债券基金”改为以人民币结算的零售基金,如获批准将主要投资于包括可换股债券在内的债务证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