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献”即无偿献血、热血英雄造血干细胞捐献、让城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市更无论参与哪一献,有温都是热血英雄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生命的让城崇高行为,对于弥足珍贵的市更生命来说,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有温“三献”中每一位奉献者,热血英雄都是让城让人敬重的平民英雄。 红十字会的市更主责主业是依法参与、推动无偿献血、有温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热血英雄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让城相关工作。一直以来,市更我市红十字会清醒地认识到“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广泛联系群众,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在帮助最易受损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作用。 全市红十字会系统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着力推进“三献”活动常态长效开展,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深入院校、街道社区、农村乡镇,宣传、普及、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把“三献”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让“三献”这朵文明之花常开常艳、绚丽多彩。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许多集“三献”于一身的志愿者,他们不仅乐于无偿捐献全血、无偿献血小板,还是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更是“三献”工作的义务宣传员。正是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密集宣传、捐献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下,全市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市中心血站统计,今年1月1日到11月25日,全市有1761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献全血17219人次、成分献血392人次,捐献血液5252100ml,其中全血5155800ml,成分血96300ml,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以下是我市部分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故事,正是因为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热血英雄”,我们的城市才有了更多温暖。 陈启鑫参与无偿献血 故事一 27年无偿献血138次 遗憾造血干细胞没遇到匹配者 45岁的陈启鑫,雨城区人,是一名“三献”志愿者。11月25日,陈启鑫接受采访时说,生活在新时代,就要有新的理念对待人生。 “无偿献血不仅光荣,能挽救别人生命,且能增强体质,减少患‘三高’的风险,因为无偿献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陈启鑫说。18岁那年,陈启鑫在市人民医院当保安,当他得知无偿献血对身体有好处,且看到有的患者因缺血只能等待时,便萌生无偿献血的想法。 说献就献,18岁生日当天,陈启鑫献了第一次血,他将第一本无偿献血证当作送给自己的“成人礼”,从此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 27年来,尽管陈启鑫换过不少工作,也到过全国20多个城市,但每次到了无偿献血的时间,他都会到当地的血站无偿献血。如今,他已获得30多本无偿献血证,任意打开一本,上面都是满满的无偿献血记录。 10年前,陈启鑫到云南省玉溪市办事,无偿献血的时候,一名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他,当地缺血小板,能不能献血小板?他也由此开始了血小板的捐献,“只要有需要,全血、血小板都可以捐献。” 陈启鑫回到雅安后,无偿献血一事从未间断,为保持随喊随到,他尽量不喝酒,吃清淡食物,用他的话说,如果接到血站献血或献血小板的电话,这样就可以随时捐献应急。 除自己无偿献血外,陈启鑫还是“三献”宣传的积极分子,他不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还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为了更多人加入到“三献”公益行动中,他的抖音、微信名都是“无偿献血人的故事”,内容是宣传“三献”知识,转发有温度的“三献”故事。前不久,陈启鑫转发了一个“三献”捐献的正能量视频,浏览量843万人次,点赞达28万人次。此外,陈启鑫还经常给身边亲朋好友介绍参加“三献”公益事业的好处,影响、带动身边的人。陈启鑫简单算了一下,在他的带动下,已有100多人加入到“三献”队伍中,其中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有近20人。 截至目前,陈启鑫无偿献血138次,全血捐献总量11800毫升;成分献血总量117治疗量。 说到遗憾,陈启鑫直言,他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10余年,至今没有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如果哪天成功配型,将是他人生一大幸事,他会第一时间同意捐献。 “人生,因奉献而更具价值!”陈启鑫说,他将继续在无偿献血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血站说不能再捐献为止,他会继续宣传“三献”,让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尽其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陈启鑫荣获四川省无偿献血无私大爱英模榜杰出奉献奖。 李文军参与无偿献血 故事二 身体因故不能无偿献血 仍把“三献”宣传当作终生事业 同陈启鑫一样,家住名山区蒙阳街道的李文军也是一名“三献”志愿者,但不一样的是,李文军是一名残疾人,但身体的缺陷没有影响他从事公益事业的热情。今年,李文军荣获市第六届“感动雅安”道德模范称号。 “人生一世,几十年光阴,多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生的好事,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这是李文军接受采访时说的。 2004年下半年的一天,李文军在街上看到B型血告急的消息,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但当时的他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文军一直坚持到去年。在去年一次无偿献血时,医生告知,他的身体不能继续献血。10多年来,李文军献全血近10000毫升,成分献血4个治疗量。 2006年,李文军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白血病患者因不能及时找到HLA(人类淋巴细胞抗原)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失去生命,他进一步了解得知,没有血缘的人要配型成功,比例在万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的人越多,成功配型的概率越大。为此,李文军捐献了血样,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同时,李文军还登记成为一名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三献”队伍中,李文军除牵头成立携手公益志愿者组织,平时还是“三献”义务宣传员,在不间断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他先后组织5000余名城乡居民成为市中心血站固定应急献血志愿者,每当出现“血荒”时,李文军便带领志愿者配合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到名山区街道、乡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助力缓解燃眉之急。 李文军牵头成立的志愿者队伍从起初的10余名志愿者不断壮大至现在的数百人,其中有很多人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10次以上的志愿者有上百人。 “无偿献血是举手之劳的事,爱心不分大小,伸出手臂献出一次血,对献血者来说损失不了什么,但却能为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李文军告诉记者,他早已把“三献”宣传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对待,只要有需要,会放弃所有事务参与,毫不含糊。 本报记者 彭加权 采访后记:无偿献血终身荣耀 血液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离不开血液,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河流…… 每当有病人急需血液时,总有一批又一批无私而勇敢的人不约而同来到献血屋,撸起衣袖献血,他们没有华美的外衣、动听的语言,但他们拥有相帮相扶的真诚,他们用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传递着人间真情,他们用身体力行书写人间大爱,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共济行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模范榜样、平民英雄,无偿献血,终身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