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描绘大国工程的描绘面推新时代画卷——我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大国的新彭韵佳 “神舟”飞天,工程国工“天问”探火,时代设全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画卷“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程建撑高“南水北调”“东数西算”…… 党的力支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工程建设加速推进,质量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时代画卷。一项项大国工程成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描绘面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国的新强力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工程国工 聚焦前沿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新年伊始,时代设全“中国天眼”FAST再度传来好消息。画卷截至目前,程建撑高“中国天眼”已发现新脉冲星870余颗,是同时期内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所发现数量的3倍多。 口径500米,反射面板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能接收到百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中国天眼”让中国科学家站在了人类视野的最前沿,取得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科学发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科学装置对探索科技前沿问题、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陆续建成“中国天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等一批科技基础设施,“慧眼”“夸父一号”等卫星不断取得新发现。一系列科学工程的建设运行,有力提升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拓展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边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样需要大工程的引领。 1月9日,东航的一架C919飞机执行MU5137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在京沪航线上定期商业航班的“首秀”。 为圆“大飞机梦”,我国持之以恒集智攻关,来自不同单位的近30万人参与研制。C919研制成功使我国掌握了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带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群体性突破。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国推动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 创新引领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月7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安全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3000多名游客井然有序下船,航程1119海里的商业首航圆满完成。 因产业链长、带动性强,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据介绍,一艘大型邮轮可拉动数倍于自身价值的配套供应链建设,仅总装建造就能创造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邮轮建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比例可达1∶14。 大工程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大工程建设,不断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我国形成了由大量企业组成的自主化产业链供应链,有力推动了我国轨道装备产业体系现代化。 ——“东数西算”工程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西部城市迎来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将助力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此外,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推动建设一系列工程项目,不断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积聚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集智攻关 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大工程建设不易,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是难上加难,新型举国体制给了我们攻坚克难的底气。 10909米!这是“奋斗者”号创造的我国载人深潜纪录。极端恶劣的深海环境对潜水器抗压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统的考验,无一不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面对挑战,我国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开展协同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奋斗者”号部件的国产化率超过了96.5%。 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中国空间站到锦屏大设施……无一不是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国有效调动起全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一些传统短板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科技新赛道处在世界第一梯队。 大国工程铸就大国力量。有理由相信,新征程上,我国将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四个面向”,更高质量地推进大国工程建设,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