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全市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达到12726套的北京低值,接近去年初楼市“冰冻期”的手房水平。 楼市新政出台已有1个多月时间,成交在二手房、量锐新房、减近土地和房地产股票等市场上,北京“组合拳”的手房效力正在逐步显现。社会各方的成交反应纷纷攘攘,有人兴奋地唱空,量锐有人坚定地长期看好。减近到底谁是北京谁非?这有待事实的检验。 去年12月14日,手房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成交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量锐势头。新一轮的减近楼市调控大幕由此拉开,首先在二手房市场掀起了波澜。 二手房中介提前回家过年 去年二手房成交的大戏落幕后,楼市在今年初便迅速进入急冻期,房主和购房人均转入观望状态。 提前回家过年成为不少二手房中介人员近期的选择。但是,与1个月前第一拨拿着丰厚佣金回家的中介员工相比,现在选择回家的二手房中介员工有些无奈。 “好几天没有开单了。” 朝阳北路某房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小王表示:“去年生意好时,我几乎每天都要带人看房,现在要三四天才能带人看一次,而且往往最后价格谈不拢,难以成交。”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信息显示,上个月,全市二手房住宅网签总量较上月下跌67.59%,达到12726套的低值,接近去年初楼市“冰冻期”的水平。 恐慌性需求基本消失 每逢岁末年初,二手房交易市场整体都会呈现不同幅度的规律性回调,今年开局之月的回调与二手房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的终止有关。优惠的终止客观上延长了二手房的交易时间,抑制楼市投机行为。 资深地产人士张大伟表示, 去年二手房市场成交的主力是5年内的房源。近期调控后,今年1月份,5年内房源的交易下跌52%。北京1月份二手房需求量比去年12月下降了40%,其直接原因是:去年12月,恐慌性需求占市场交易量的30%,而这些需求目前基本消失。 市场观望情绪正在蔓延。去年12月一套比市场价略高的房源基本能够在3天售出,20%的房源甚至当天成交,并且,在交易过程中房主可以多次提价。从今年1月开始,市场出现明显变化:客户不急着买,心理价位下调很大,甚至要求房主降价5%以上,加大了成交的难度。目前一套房源成交的周期基本在10天左右,成交周期明显拉长。 “地王”周边业主开始出货 “地王”概念引发的涨价潮开始消退。记者从多家中介机构了解到,今年1月以来,北京“地王”周边的部分高档房业主开始抛售。去年,在一些“地王”拍出后,周边部分楼盘项目跟风提价,幅度接近12%,而近期“地王”周边房源的挂牌数量明显增加,有些地区二手房挂牌均价下跌3.2%。 一家中介机构从1月份上、下半月卖方市场的报价情况和实际交易均价的对比数据发现,整个市场交易均价的回调局面已经显现,1月下半月二手房交易均价较上半月下降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