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垃圾功在当今,分类利在千秋,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持效果习惯随着居民文明素养的才好才最提高、分类垃圾桶的养成摆放引导以及广泛的宣传发动,老百姓普遍有了垃圾分类意识。办法但是垃圾,如何让意识化为自觉行动且形成习惯还有很长的分类路要走。 记者在南京走访发现,在中山陵、需持效果习惯夫子庙等知名景区,才好才最标准分类垃圾桶已摆放到位。养成龙江地区一些较老的办法居民小区,还在使用老式的垃圾没有分类标志的蓝色垃圾桶。奥体片区的融侨中央花园、金马郦城、碧瑶花园等新建居民小区,标有厨房垃圾、有害垃圾等明显标志的垃圾桶基本配备,有的小区还设置了织物收纳箱。 不过,标准分类垃圾桶虽然纷纷“上岗”,分类投放却还没完全到位。家住融侨中央花园小区的李老太说,“以前看到过垃圾分类的宣传,那阵子垃圾分类还挺自觉的;后来搬到新房,小区没有宣传发动,大家图方便,随手丢垃圾进垃圾桶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据了解,城市居民之所以对 “分类投”不热情,一是分类意识还不够浓;二是硬件太少,比如很多小区、公共场所还没有配置标准的分类垃圾桶,有居民想分类投而不得;三是分类标准太模糊,有的垃圾不知该投到哪。 家住碧瑶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会有意识地把垃圾粗略分类,比如厨房垃圾和其它生活垃圾分袋装,纸箱子等明显的可回收物单独放便于保洁员收集,但还是搞不清楚有些垃圾该怎么归类,“比如,废旧的毛巾、鞋子、电子产品……一般拿不准的就直接放一起扔垃圾桶了。” 农村居民更是面临这样的困惑。“对农户来说,判断标准越简单越好,百姓最易接受的就是是否腐烂。” 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村支部书记吴学允说,与城市不一样,农村垃圾多数是厨房的生活垃圾,村民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如果分类太复杂可能难落实。 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龙科长告诉记者说,垃圾分类处理是个系统工程,老百姓有了垃圾分类意识并且付诸实践,只是实施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小区物管公司、保洁员是做好垃圾分类的第二步;送到垃圾处理厂是第三步。 在南京金马郦城小区现场,记者看到,物业保洁员赵大爷把垃圾桶中的纸盒、酒瓶、易拉罐等挑出捡到自己的袋里,然后把其它的垃圾混在一起倒进三轮车。据了解,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对此,龙科长认为,垃圾分类必须全民发起、参与才有意义,因为这一系统工程的源头做得好,后面的垃圾处理成本就低,如果百姓参与率低于50%则意义不大。目前南京做得比较好的示范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也只有50%左右。 旅居英国多年的韩冬告诉记者,在英国,生活垃圾分类特别细致。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好几个不同的盒子,分别用来放食物、瓶瓶罐罐、纸盒等,花园里除掉的草叶还要打电话请专门公司来收,“垃圾每周收一两次,每次收一类,分类不当的垃圾将被拒绝收取。这么多垃圾若一直不收,弄得家门口都臭掉了,谁敢不分呢。” “日本的垃圾分类在全球做得最好,因为日本全民都在参与,他们真的是从娃娃抓起。”香港科技大学(微博)人类学博士邱月此前曾在日本做过调查,建言国内可以向日本学习,也可考虑将垃圾分类纳入小学教学内容。 据省住建厅相关部门透露,我省“现阶段的垃圾分类,居民参与度比较低”。南京垃圾分类虽已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南京城管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南京几个小区开展“厨余垃圾换鸡蛋”3年来,换来垃圾约1500吨,不及城市日均生活垃圾总量的一半。 除了“自律”,垃圾分类也需要“他律”。生产垃圾者,若付出的代价太低,就会纵容其继续生产垃圾。在日本,垃圾不分类好,付出的代价就可能是“面子”。“我刚到日本时,因为不知道垃圾分类,也不会垃圾分类,每次出门扔垃圾,社区的人都会喊我等一下,教我如何分类。”曾在日本留学的程晨告诉记者,“好几个人围着你,教你做连日本小学生都会做的事情,特别丢脸。”为此,他特地学会了垃圾分类。 记者从南京城管部门也了解到,现行的相关条例虽规定,不进行垃圾分类会被罚款,但迄今没人被罚过。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我省最迟明年出台《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条例》实施后,各地对不按要求开展垃圾分类的单位可拒收垃圾并依法进行处罚。 有关专家表示,“垃圾分类”最终目的是为了重复利用和保护环境。仅从“分类”这个环节来看,目前国内垃圾分类还存在类别不够细、标准不够明晰的问题,居民的分类知识也不够。因此,做好垃圾分类仍任重道远。 垃圾工作为什么那么难做呢,上海等地实行十余年的垃圾分类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原因在哪里呢?一个原因是习惯,人们一旦养成了习惯,想要改变就比较困难,所以垃圾分类从人的思想观念入手,一切的工作都是以培养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习惯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