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村民生活富 新村景如画

余家村美景

村民开起了餐饮店

  临近夏日,村民村景阳光充足,生活雨城区周公山镇余家村果香四溢。富新草莓、村民村景桑葚、生活樱桃……品种众多,富新每天都会吸引许多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村民村景游客。

  到余家村游玩,生活这是富新几年前余家村村民和其他游客不敢想的事情。

  新农村 新发展

  余家村位于雨城区南部,村民村景距离城区仅2.5公里。生活良好的富新地理位置本应成为余家村的发展优势,然而,村民村景一座老旧的生活铁索桥限制了它和城市的连接,也限制了余家村的富新发展之路。

  “以前的吊桥只有一米多宽,干什么都不方便,村里很多修房子的,还要请背工把材料背过桥,恼火得很。”谈起余家村曾经的交通状况,村民吴雅雄不禁感叹,“那时候天天都在盼望,能修一座大桥通到村里就好了!”

  2014年,村民们的期盼终于有了回应。“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周公桥”作为成都市对口援建余家村的项目之一正式开工建设,只用不到一年时间,这座226米长的大桥就竣工通车了!

  和周公桥一同建成的,还有29栋川西风格民居,1栋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3.5米宽的水泥村道环线(2021年拓宽到4.5米),同时,原村落的302户农房也进行风貌提升,至此,一个崭新的余家新村破茧而出。

  在成都援建方的帮助下,在地方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余家村成功引进了成都老农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回引专业人才成立了雅安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村里建立基地,种植蓝莓、草莓、水果玉米、礼品小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引导农户成立了“雅安市富余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老百姓一起参与种植,拓展出采摘体验旅游特色景点。

  同时,余家村引入了集观光和销售为一体的周公山盆景园,将余家村朝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方向去打造。

  在游客看来,这样一个崭新的余家村,耍着十分惬意。

  新风气 新改变

  新村刚建成时,村民们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走上了平坦的新马路,但是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放,路边地头可见垃圾,村民们因为一些小事扯皮的情况偶尔会发生。

  余家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构建了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村-组-户”三级网格治理体系,按照就事、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搭建“有事来协调”的民主共治平台,解决村民们最忧最盼的问题。同时推动司法为民进村,每周定期安排驻村律师、法律顾问坐班接待咨询,村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基层治理体系的引领带动下,余家村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洁、垃圾处理、绿色发展三项机制,每日开展村级卫生清理和垃圾收集处理,新建污水处理站3座,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100%,持续推进绿色有机肥使用,减少土地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同时,依托“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村响”等,余家村积极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宣传教育,每季度评选“星级文明户”和“十佳”村民,并利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等方式树立文明新风尚。

  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们开始寻求家门口工作的机会。

  “我们是余家村开的第一家串串香,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生意还不错!”村民古云禄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以前我和老婆都在外面打工,无法照料家里,现在新村建好了,我们守着家门口就能挣钱,肯定安逸嘛!”

  像古云禄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到余家村,他们在农产品基地务工、自己种植果蔬、开农家乐、开餐饮店,年底还能拿到土地流转和合作社的分红,大家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彭勇  本报记者  胡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