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上好劳动课 让孩子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5月15日,上好收获肥东县举行第一届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劳动学生展示了穿衣服、课让钉纽扣、孩劳叠被子、动中制作水果拼盘等劳动技能。成长吴孝文 摄

  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学生在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插秧。上好收获(资料图片)

  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在烘焙教室上美术、劳动劳动融合展示课。课让(资料图片)

  从清洁整理到烹饪园艺,孩劳从农事体验到手工制作,动中从职业体验到社会实践……2022年,成长劳动课正式成为我国中小学的上好收获独立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的劳动意义和价值已被广泛认同。

  新课标实施两年来,课让我省中小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大餐”。不少学校将五月设置成劳动月,或是开展劳动周活动,一边抓好劳动课程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一边注重劳动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真正发挥“劳动育人”的实效。

  丰富劳动实践内容

  发挥劳动育人价值

  “我做了11个麻薯,爸爸明天出差,我准备打包好让他带在路上吃。”“明天是母亲节,我要把我亲手做的小点心送给妈妈当礼物。”……5月11日,在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的烘焙教室,五(10)班的同学们正在制作麻薯。打鸡蛋、薯粉称重、将面团揉至光滑……同学们按照食堂面点师傅的指导,一步一步完成,随着烤箱中麻薯的颜色不断变得金黄,一阵阵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该校小学部劳动备课组组长张玉介绍,学校非常重视劳动教育,早在2017年就设立了烘焙教室,每天下午利用两个课时开展劳动实践课,各班级轮流开展。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除了在校园内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不少学校还利用研学游或开拓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为开展特色劳动教育提供更多可能。

  在花间茶园采茶制茶、在手工作坊制作玫瑰醋、在竹编工作室体验非遗技艺、在乡村体验石磨研磨豆浆……今年劳动节前夕,合肥市南门小学在研学游中嵌入了丰富的劳动活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合肥市南门小学校长费广海表示:“劳动不仅是动手劳作,更是思想感情的教育,教会学生尊重、热爱劳动成果也是劳动教育。从思想教育到劳动实践,都应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方面。”多年来,该校注重创新形式、细化举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力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近日,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中心学校的30多名学生来到“花溪茶谷”,背起小竹篓,化身小茶农走进茶园,通过采茶、制茶、品茶,孩子们领会到了制茶的乐趣与不易,也感受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注重多学科大融合

  创新劳动教育形态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在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学校采用跨学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思路,强调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也与学校的五育融合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校园里,学生可以在智慧农耕园里学习如何种植蔬菜和花卉,可以在烹饪教室加工蔬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参与种植和烹饪过程中学习生物学、化学和生态学知识。学校还充分利用现有的艺术资源,让学生在剪纸教室和手工教室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示劳动成果。通过艺术创作,学生能够将劳动成果转化为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培养美感和创造力。

  在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的时令园里,有一排长势喜人、绿意盈盈的凤仙花。据张玉老师介绍,这是在她的提议下,今年春天种下的,就是为了让四年级的同学上科学课《凤仙花的一生》这一单元时能有形象的参照。“凤仙花的播种、养护也会让学生参与其中。目前,学校四年级学生上这一单元时,科学老师都会带学生到这里。身边有了形象的参照,同学们学起来也更感兴趣。”

  “各学科之间并非独立存在,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并非劳动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和嫁接,而是要进一步挖掘融合育人的价值。”合肥市兴华苑小学大队辅导员姚红老师介绍,学校将“童‘兴’农场大队委种植基地”与各学科、综合活动、主题教育等校内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实现融合育人。比如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品质;与语文学科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阐述劳动过程、劳动成果,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乡中心学校将劳动、美术、语文等学科进行融合,开发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做专题指导,带领师生了解剪纸的文化背景、发展现状、剪纸的种类、民间剪纸艺术中图案的民俗含义和剪纸的民俗运用等,让师生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再由美术教师解读剪纸课程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带领师生动手设计剪纸,运用各种剪纸技巧,创作精美的剪纸作品。将劳动实践与手工艺术、传统文化有效融合,让学生劳有所得,学有所成。

  以教研提质量

  让劳动课程更具教育性

  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做菜”成为热点话题。对此,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员刘振棕表示,把“劳动”视作“劳动教育”,把“劳动课”等同于“劳动教育”,这些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窄化现象,劳动教育绝不仅限于“劳动课”,“劳动课”只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全部,学校的劳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各项活动以及其他学科教学中,此外,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格外的重视。

  在刘振棕看来,把“劳动”视为“劳动教育”,一方面是教育者主观上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偏差,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对学生开展劳动技能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关注的只是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在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因为劳动技能训练以及劳动成果都是显性的、直观的,所以一些教育者不自觉地将劳动技能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单一目标,将劳动成果的优劣作为评价的全部。“这种认识上、观念上的误区需要得到纠正。要引导教师做好劳动课程的教育性设计,只有将直接的劳动行为经过教育思想反复锤炼,其过程才更有教育性,劳动的教育使命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去年底,亳州市教育局举办全市劳动教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育、如何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如何落实好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阐释,对各学校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今年4月,合肥市蜀山区举行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暨中小学劳动教育培训会。会上要求各劳动示范校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要通过示范校的建设,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成效显著的劳动教育典型,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如果说,政策指导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形成培厚土壤,那么教研相长的举措则为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水平注入了不竭水源。合肥经开实验学校较早成立了专门的劳动教研组,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负责学校的劳动特色课程。学校构建了劳动项目学习“劳—学—评”一致性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即“学生参与劳动,在劳动中进行学习,在劳动后获得多方评价”,完善了九年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与递进,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九年一体化的劳动课程系统建设。

  目前,安庆市宜秀区5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全部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区教体局局长朱华兵表示,该区将制定劳动评价方案和劳动清单,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积极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采用多元主体、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劳动过程中的多元参数,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探索家校社协同机制

  开拓劳动育人新格局

  “有些三年级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有些学生的书包到了四年级还是妈妈帮忙收拾,这让我们意识到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回想起刚开设劳动课程时,深深的担忧让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的老师印象深刻。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多方联动,协同育人。

  合肥经开实验学校在长期的劳动课程开发探索中,及时搜集整理学生参与劳动过程的相关素材,并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等特点研发校本教材,以“家务”为主题的一体化课程是该套教材的一大特点。“学校递进式培养学生家务劳动技能,旨在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意识,传承弘扬好家风。” 该校教研室副主任彭星表示。

  在合肥市兴华苑小学,学校带领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发家庭劳动实施空间。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劳动场景,建立“家庭实验室”“阳台盆栽园”“收纳示范角”等,将厨房、客厅、卧室、书房、社区内场所等作为劳动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融合实施空间。

  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则让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公益劳动实践,协同社区开设公益服务岗位,如社区爱心志愿服务岗位、小小清洁员、小报童等,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双手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把家长请进劳动教育课堂,让家长参与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劳动作品……我省各学校多措并举着力深化家校协同,引导家长做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推动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从被“忽视”到被“重视”。

  安庆市宜秀区月形小学设置了“校园、家园、田园、职园、社园”五园课程,创建蔬菜、花卉、中草药等劳动教育基地,聘请20余名家长担任校外劳技辅导员,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在收获季,组织师生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摘取最新鲜的蔬菜瓜果,送到月形社区老年食堂开展“捐蔬菜,献爱心”活动。同时开设劳动兴趣社团、推行劳动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进社区、进田园、进企业,常态长效落实劳动实践活动。

  此外,安徽也在充分挖掘整合资源,积极汇聚社会合力,积极培育、建设一批省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特色地域元素、行业元素、科技元素等,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新平台,广泛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拓劳动育人的新格局,切实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记者 林丽萍 蒋六乔)

分享到: